pexels-cottonbro-3944377

24岁,他来北京顺手投了张一鸣

浏览:58 来源:发现投资 发布日期:2025-09-10

开头.jpg


提到张一鸣和今日头条的早期投资者,人们通常首先想到的是王琼。然而,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名字。今年,海外知名投资人Matt Huang(黄共宇)在一场播客对话中罕见地分享了他人生中最幸运的一笔投资——13年前,他意外地投资了张一鸣。


早在2010年,黄共宇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创立了一家社交媒体分析公司Hotspots。两年后,这家公司被Twitter收购,他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并加入了Twitter。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移动互联网浪潮正火热进行。当时,美国的风投机构纷纷来到中国寻找投资机会,24岁的黄共宇也请假一周,跟随一些熟悉中国风投和科技界的朋友,飞往北京。


没想到,这次旅行促成了一笔日后回报万倍的投资。



13年前,一笔意外投资

回报万倍


黄共宇的北京之行只有短短几天,但在这段时间里,他参加了多场会面,接触了许多中国创业公司。他坦诚地说,当时并没有打算进行任何投资,只是想学习和了解。

直到他来到今日头条的办公室,那是一个位于北京简陋居民楼里的小空间。黄共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被带进一个小厨房,看到一个旧冰箱、一套简单的宜家桌椅,以及初次见面的张一鸣。那时,今日头条刚刚成立半年左右。在翻译的帮助下,他们坐在一起交谈。

黄共宇逐渐明白了张一鸣的愿景:他要打造一款个人新闻应用。尽管类似的项目在美国已经有人尝试过,但并未取得成功。黄共宇表示,由于语言障碍,他需要通过翻译才能完全理解张一鸣的意图。然而,正是这种交流方式让他更加关注张一鸣的非语言信息,感受到他的能力和专注。

更让黄共宇印象深刻的是,张一鸣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全球注意力和媒体市场的终局,专注于构建一个国际化的业务。黄共宇回忆说:“从那次会面出来后,我意识到,我必须想办法支持这个人。”

回到美国后,黄共宇立即联系中间人,投资了张一鸣,获得了今日头条的一些股份。他透露,当时的估值大约在2000万到3000万美元之间。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今日头条发展成为如今的字节跳动,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巨头。黄共宇在访谈中提到,目前在老股市场,字节跳动的估值大约在2000-3000亿美元之间。这意味着,当年的一笔投资将带来超过10000倍的回报。由于坚信字节跳动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公司,黄共宇至今仍持有大部分股份。

这一切似乎都有某种天意。因为当年将公司卖给Twitter,黄共宇才有了成为天使投资人的资金。除了今日头条,他还投资了Instacart、Plangrid等公司,并在2014年加入红杉资本成为合伙人。2018年,他与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等人共同创立了自己的投资机构。

回顾这段经历,黄共宇认为这更像是一种“运气”——“我们不要假装这是某种伟大的技能。这是一笔不错的投资,但像许多早期投资一样,这只是一次说yes的机会。”

然而,这恰恰是许多人无法抓住的机会。


他们最早投了张一鸣


张一鸣的融资经历一直备受关注。回溯早期,今日头条曾遭遇大多数投资机构的拒绝,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然而,少数几位投资者的慧眼识珠,成就了几段经典的早期投资佳话。

SIG海纳亚洲创投的合伙人王琼创造了这一传奇。她曾投资过张一鸣任职的酷讯和他创办的九九房。2011年9月,张一鸣向王琼倾诉自己的困惑,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尚未明确具体方向。2012年1月29日,大年初七,张一鸣在一家咖啡馆与王琼见面,详细阐述了他的产品构想,大致就是现在的今日头条。王琼被这一构想打动,当即决定参与天使轮和A轮的投资。

2012年3月,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王琼代表SIG投资了8万美元。之后,张一鸣拜访了多位投资人,但融资进展并不顺利。2012年底,SIG再次向今日头条投资100万美元,并提供了100万美元的过桥贷款。凭借对今日头条的天使投资,SIG有望成为中国一级市场回报最高的项目之一。

同样在天使轮就进入的还有周子敬。他与张一鸣相识并投资同样是在2012年。周子敬曾有过创业经历,担任过产品经理,并在华兴资本工作过两次。他看重张一鸣的工程师背景,且市场上缺乏优质的资讯应用,因此在得知张一鸣的创业计划后,毫不犹豫地投资了200万人民币——这笔资金是周子敬借来的。

今日头条也是刘峻的第一个天使投资项目。他曾是新浪的内容副总监,后担任和讯网副总裁兼总编辑、奇虎360副总裁,在和讯网时曾负责一个叫“个人门户”的产品。2012年,在中关村一家名为醉爱的餐馆里,张一鸣向刘峻介绍了他如何利用技术筛选社交网络中的优质内容,刘峻被这一想法打动,成为了张一鸣的天使投资人。

这些天使投资人的支持,也映衬出其他错失机会的遗憾。例如,王琼曾带着张一鸣去找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融资,但朱啸虎认为张一鸣过于文静——“看着这个小孩儿蔫蔫的,不符合我的投资风格”,最终没有投资。

后来,今日头条在进行B轮融资时遇到了困难,王琼为张一鸣引荐了DST的掌舵人Yuri。到了2014年的C轮融资时,红杉中国获得了领投的机会,并在2016年的D轮融资中继续加码。此外,泛大西洋投资、源码资本、软银愿景、老虎环球基金、建银国际、KKR、春华资本、云锋基金、弘毅投资等机构在不同阶段纷纷出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挤进字节的融资。

然而,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天使投资时刻已一去不复返。


漫不经心的幸运


回首过去,许多天使投资的故事都显得颇为随意。

2016年,刚从上海大学硕士毕业的王兴兴,凭借其在2015年创业大赛中获奖的机器狗XDog,曾一度萌生辍学创业的念头。然而,当他向大赛中认识的几位投资人寻求支持时,却无人愿意投资。无奈之下,王兴兴选择加入大疆工作。直到2016年8月,他才获得了第一笔2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据王兴兴透露,这笔资金来自一位北京的个人投资者,“他主动联系了我,甚至在打款时都没有签订协议。”工商资料显示,尹方鸣在2016年8月向宇树科技投资了200万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尹方鸣一直活跃在机器人领域的天使投资圈。

另一个经典案例是宋涛与米哈游的故事。

2012年,蔡浩宇、刘伟和罗宇皓几乎耗尽了全部10万元的启动资金,多次被VC拒绝。在绝境中,斯凯网络的宋涛向这个初创团队投资了100万元,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宋涛甚至在没有接触过米哈游团队的情况下,就决定投资。多年后,《原神》的火爆让米哈游成为中国游戏行业的佼佼者,而宋涛作为米哈游的天使投资人,也是唯一的外部投资方,获得了惊人的回报。以今年初米哈游约1600亿的估值计算,宋涛的投资回报已达到2.4万倍。

“杭州六小龙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创业背景,但总有一位被称为天使投资人的愿意给他们那笔钱,最终创造了一些科技创新的奇迹。”嘉道私人资本董事长、海康威视天使投资人龚虹嘉曾表示。早年,他的华科同学创办了海康威视,龚虹嘉慷慨出资245万元,没想到日后回报超过2万倍。

正是这些慷慨解囊,让许多伟大的公司得以绝处逢生。

“天使投资人看似不经意间的一笔资金,往往能催生伟大的创业项目,开启一个伟大的时代。”

有时候,漫不经心反而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幸运。

END

图片

【发现投资】发现投资(Find & Invest)成立于2014年,总部合肥,是国内活跃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发现投资以央企基因筑基,凭市场智慧赋能,始终秉承"发现企业价值,投资改变世界"的使命,在蓝色星球上书写资本与产业的融合篇章。

发现投资以"新科技+新消费"双轮驱动,专注新材料、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硬科技赛道,聚焦消费升级、新零售、文化创意等新消费领域,已为200余家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解决方案,累计助力十余家上市企业。

"我们始终以专业陪伴"是平均15年从业经历的发现人践行的准则。从商业模式梳理到上市路径规划,从资源对接到战略重组,我们以资本为纽带,与企业共同穿越经济周期,从合肥出发,面向并把握国内、国外机会,陪伴企业从小苗到参天大树。

【企业使命】发现企业价值  投资改变世界

【企业愿景】做有梦想企业上市全周期伙伴

【企业理念】我们始终以专业陪伴

结尾二维码版.png

点击关注上方二维码,开启您的资本进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