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上海时装周T台上的虚拟模特身披数字华服全球首秀,当新能源汽车旗舰店里的全息投影演绎未来出行场景,当直播间千万用户争抢元宇宙数字藏品首发权——这场以“首发性”为内核的商业变革,正全方位重塑消费图景。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首发经济:中国消费变革新驱动》作者朱克力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指出,首发经济如同商业界的“叛逆少年”,正在打破传统商业的线性增长模式,构建“产品—消费者—市场”的动态互动体系。
在朱克力看来,“首发经济是把‘新’字做到极致的商业形态”。与传统消费模式“按部就班铺货”不同,它通过“全球首发、全国首发、区域首发”的精心策划,制造“限量游戏”般的稀缺体验。正如他形象比喻:“就像电影首映礼,把最精彩的内容用最吸睛的方式呈现出来,促进消费欲望。”
这种商业形态的崛起源于三重驱动力:技术创新提供“推力”,消费升级形成“拉力”,市场竞争带来“压力”。朱克力特别强调:“芯片性能一年一飞跃,软件算法持续迭代,新技术需要首发经济这样的‘秀场’。”消费端的变化更为显著,年轻群体对“新、奇、特”的追求,使得“限量联名款首发才让人疯狂”。
我国首发经济已步入快速成长期,形成多领域突破格局。电子产品领域,智能手机厂商“每年固定时间开发布会、预售、抢购”已成标准化流程;时尚产业“国际大牌在华首发成常态”,本土品牌更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则通过“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高科技配置展示”重构消费体验。
朱克力指出,这种演进呈现鲜明特征:“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时装周越来越国际化,新国潮品牌首发新品常常一抢而空。”在汽车领域,首发经济正推动行业从传统销售转向“体验互动新模式”,车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预售”收集用户反馈优化产品。首发经济对产业链的改造呈涟漪效应。生产端“倒逼企业加快研发创新”,流通环节“强调快速响应和精准投放”,消费端则“把注意力变成稀缺资源”。朱克力认为关键在协同创新:从研发到销售各环节紧密配合,需要持续创新能力。
朱克力进一步强调,构建首发经济生态链面临双重挑战:信息不对称与资源整合难。对此,他的建议是:一方面,政府可以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行业信息,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创新能力。
各城市政策助推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以上海为例,“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战略已见成效。但朱克力提醒:“有的地方政策缺乏针对性,未能考虑行业差异。”他建议政策应更加精准和灵活,“向实体经济倾斜”,鼓励制造业“通过首发经济推动产业升级”。
区域实践显示,将首发经济与地方特色结合成效显著。如旅游城市举办文创产品首发,既促进消费又传播文化。政策突破口在于“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和“简化审批流程”,特别是对“首发创新型工业产品”给予税收优惠。
当前,企业应对上述壁垒的策略呈现新趋势,比如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运用数字化营销。这些探索正在重塑“中国制造”的全球认知。
展望未来五年,朱克力预言:“首发经济将掀起商业风暴。”企业创新节奏加速,“可能一年多次首发”;商业地产转型“体验中心”,消费模式向“主动参与”演变。最具颠覆性的是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以首发为核心的产业联盟”。
当首发经济从商业现象进化为经济范式,其意义已超越单纯的产品迭代。这场以“首”为名的商业革命,正在书写中国消费升级的新叙事——不仅重塑着商品与人的关系,更重构着价值创造的逻辑。在技术创新与消费觉醒的双轮驱动下,一个更富活力、更具创造力的商业新生态已然破茧。END
发现投资成立于2014年8月,企业天使股权投资公司。由一批银行、证券、企业界的专业人士组成,人均从业经历15年以上。旗下已拥有发现健康、发现幸福、发现汽车等行业投资类合伙公司,并将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和新消费等赛道持续布局投资。发现投资秉承“管理+投资+管理”的投资服务模式,积极为有梦想、有潜质的企业做好股融全流程管理和上市全周期管理,协同企业成长为有投资价值、具上市条件的优秀公司。企业与个人拥有财富时刻,转而投资同样优秀的企业,或者进行稳定、可观的现金管理投资,反哺于社会。
发现投资以“投资、融资、管理”三大业务为使命。我们携手最优秀的投资机构和私行投资人,共同完成了对200多家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并参与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资本周期管理。发现投资:发现企业价值,投资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