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xels-cottonbro-3944377
    安徽宿州90后小伙卖工业机器人:年入2.55亿,全球第一,港股上市

    开头.jpg

    从西安交大实验室起步,到在深圳华强北拥有四张办公桌,再到成为服务全球300家领先企业的行业先锋,这位90后的安徽小伙子仅用了8年时间,就冲刺至港股“移动操作机器人第一股”。

    近日,来自安徽合肥肥东县的合肥优艾智合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艾智合”)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

    优艾智合的主营业务是提供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移动”和“操作”的机器人。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固定在生产线上,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则可以在空间内自主移动,完成巡检、搬运、上下料、维护等复杂任务。

    目前,优艾智合的客户涵盖了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3C及其他制造、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优艾智合是全球最早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机器人厂商之一。按2024年收入预测,优艾智合在全球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公司中排名第一。在中国半导体产业中,优艾智合位居第一,在能源及化工产业中排名第二。

    机器人.png

    01

    优艾智合的创始人张朝辉,1992年出生在安徽宿州。他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机器人学博士学位时,其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与工业应用相关的项目。

    这段经历使他和他的团队能够从智能工厂设计的角度来理解行业问题,并养成了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解决问题的习惯。到了2015年前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机器人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然而,张朝辉发现市场上很多看似先进的机器人实际上更像是玩具,难以真正推动产业发展。他认为,两个关键因素将引发机器人商业应用的新一轮增长。

    “自然导航技术和柔性大规模调度的结合,加上协作机械臂的出现,确保了人机协作的安全性。这两项技术的成熟是复合机器人得以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张朝辉回忆说,“我相信这件事一定会成功,再不行动就晚了。”

    2017年,当时25岁的张朝辉正在西安交大读博士二年级。他成功说服了四位同校的师兄弟,共同创立了优艾智合,并南下深圳开始创业。


    02

    创业初期,优艾智合团队挤在华强北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隔间里,几个年轻人跪在地上调试着一台笨重的机器人。当时,他们面临着许多学术背景创业者共有的难题:拥有技术但缺乏市场经验。张朝辉风趣地称这一阶段为“科学家式创业”:“找到一个应用场景去尝试,不合适再换下一个,其实这并不高明。”

    团队在华强北只租用了8个工作位,为了深入了解行业需求,他们深入调研了包括公交车轮胎检测、海关危险品检查和智能档案管理在内的20多个领域,验证技术和场景的匹配度。

    “来到华强北一两个月后,我们决定扎根深圳。这里是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优艾智合联合创始人兼CTO边旭回忆道,“依靠珠三角高度发达的供应链支持,在华强北,你可以立即购买到任何所需产品。这对硬件创业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不久之后,转机出现了。团队在华强北期间成功为米其林轮胎开发出首款巡检机器人,并意外获得了200多万元的订单。他们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车辆巡检机器人(ARIS-V),主要解决公共交通车辆轮胎检修频率低等痛点。


    03

    随着首批交付的顺利完成,优艾智合在市场和投资圈的知名度迅速攀升。然而,2019年,团队内部却出现了重大的战略分歧。

    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多种多样:有人建议向上游配件领域拓展,生产专业的移动机器人底盘;有人主张继续深入行业应用场景;还有人认为应该向软件方向发展。

    这场激烈的讨论持续了近一周,核心团队成员甚至在办公室里住了好几天。在体力和脑力几乎耗尽的边缘,团队最终达成了一致:深耕行业应用场景,实现软硬件一体化。

    “机器人未来一定会在各行各业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但就像人类一样,它们需要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张朝辉解释道。在他看来,优艾智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应急于构建平台,而应专注于解决机器人产品与行业应用场景之间的衔接问题。

    基于这一战略决策,团队在只有70多人的时候就开始投入软件研发,开发了一套场内物流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后来成为了优艾智合的核心竞争力。


    04

    优艾智合秉持“深入场景才能激发创新,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理念。从2018年到2019年,许多张朝辉曾在研究所时期帮助过的企业纷纷前来咨询,希望他能开发出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经过对泛电子制造行业工业物流的研究,公司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

    2020年,优艾智合进军半导体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高精度激光SLAM导航复合移动操作机器人产品。半导体行业对机器人的要求非常严格——一盒晶圆价值数百万,一个机器人一次可搬运8盒,精度要求极高。优艾智合研发的机器人实现了移动和对接货物的精度控制在2毫米以内,振动值严格控制在0.2g以下,成为国内外晶圆厂青睐的“明星级”搬运工。

    为了在半导体行业站稳脚跟,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通常客户对工业移动机器人产品的验证周期为2-3个月,而我们为了进入半导体行业,花了1年半的时间进行验证。”张朝辉表示。这些努力最终使优艾智合成为半导体行业工业移动机器人的领军企业。

    优艾智合的迅速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数据显示,优艾智合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完成9轮融资。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优艾智合仍获得了由SIG和蓝驰领投的三轮累计超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优艾智合完成了14亿元的C轮融资,创下工业移动机器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投资方包括SIG海纳亚洲、蓝驰创投、软银亚洲、松禾资本等知名机构,以及合肥、吴兴等地方政府产业基金。

    目前,优艾智合的产品已应用于全球60多个国家。在东京、首尔、新加坡等高端制造中心,这些来自中国的机器人正在半导体车间内执行精确的物流任务。

    2021年,导演郭帆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对优艾智合的机器人产品一见钟情,将其引入电影《流浪地球2》。从华强北货梯间起步的机器人,终于登上了代表未来的科幻大银幕。

    回顾八年的创业历程,张朝辉总结道:“我们选择了赛道,市场选择了我们。”


    05

    优艾智合专注于为全球工业客户提供“一脑多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是“移动操作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不仅能在工厂内自主移动,还具备类似手臂的操作能力。它们的“大脑”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泛化工业具身智能模型“MAIC”,而“身体”则可以根据不同任务需求呈现多种形态。

    优艾智合的客户涵盖了半导体、能源化工、锂电池、3C制造和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实施超过600个工业具身智能场景项目,服务超过300家客户,其中包括超过50家《财富》500强企业。2024年的客户复购率超过70%。

    优艾智合的机器人产品主要解决两大场景的痛点:

    一是工业物流。在高精尖制造车间(如半导体工厂),物料运输要求极高,需要稳定、精准且绝对洁净。人工操作不仅效率有限,还可能因疲劳、失误或人体产生的微尘污染导致昂贵的产品报废。优艾智合的机器人能够以毫米级的精度,在保持超高洁净度的同时,7x24小时不间断地完成物料的自动运输和上下料,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品率。

    二是巡检运维。在发电厂、变电站、化工厂等环境中,许多区域存在高温、高压、有毒气体等危险,人工巡检不仅辛苦,风险也很高。优艾智合的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进入这些高风险区域,进行全天候的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并预警,从而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公司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来获得收入,包括机器人硬件、配套的行业软件模型、前期的规划设计、现场的交付部署以及后续的运维服务。

    根据公开资料,优艾智合在2022年至2025年前六个月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0.78亿、1.08亿、2.55亿和1.27亿元,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35亿、2.60亿、2.00亿和1.40亿元。


    06

    优艾智合的两大核心业务中,工业物流解决方案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4665万元、6244万元和1.38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59.9%、58.0%和54.2%。尤其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最能展现优艾智合的技术实力。

    设想一个制造电脑芯片的工厂,内部充满了高价值的精密设备,对环境洁净度有极高要求。在这里,装有芯片“原材料”(晶圆)的盒子需要在不同工序设备间精确、平稳地传输。任何细微的震动或污染都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优艾智合的工业物流机器人正是为此类挑战而设计。以他们为一家国内领先的晶圆厂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例,超过80台移动操作机器人组成的集群在工厂内协同作业。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毫米级的移动和操作精度,搬运过程中的震动值仅为0.1g(g为重力加速度),远低于行业标准的0.3g,大大减少了晶圆破损的风险。

    这些机器人每天可以完成超过1.6万次物料操作,累计行驶距离超过100公里,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全面自动化。这不仅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和人为错误的问题,还通过优化物料流动,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昂贵设备的利用率。

    在市场表现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优艾智合在多个细分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优艾智合在全球工业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1%;在全球移动操作机器人市场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2.8%。在中国移动操作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优艾智合是最大的供应商,2024年的市场份额达到7.1%。按2024年收入计算,他们在半导体行业的机器人应用中位居第一,在能源和化工行业排名第二。

    END

    图片

    【发现投资】发现投资(Find & Invest)成立于2014年,总部合肥,是国内活跃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发现投资以央企基因筑基,凭市场智慧赋能,始终秉承"发现企业价值,投资改变世界"的使命,在蓝色星球上书写资本与产业的融合篇章。

    发现投资以"新科技+新消费"双轮驱动,专注新材料、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硬科技赛道,聚焦消费升级、新零售、文化创意等新消费领域,已为200余家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解决方案,累计助力十余家上市企业。

    "我们始终以专业陪伴"是平均15年从业经历的发现人践行的准则。从商业模式梳理到上市路径规划,从资源对接到战略重组,我们以资本为纽带,与企业共同穿越经济周期,从合肥出发,面向并把握国内、国外机会,陪伴企业从小苗到参天大树。

    【企业使命】发现企业价值  投资改变世界

    【企业愿景】做有梦想企业上市全周期伙伴

    【企业理念】我们始终以专业陪伴

    结尾二维码版.png

    点击关注上方二维码,开启您的资本进阶之旅!